金结公司曹装备发明转胎滚轮胶圈改造技术提质增效

  • 互联网  

●张建、于远畅

创新是新时代工作中经常提到的一个理念,也是与世界接近的一条链接,我们应该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它。不管是从事高新技术工作还是基层工作,都要推动它的进步,都需要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业务能力。

2021年到2023年期间,由金结公司曹装备承揽的北京地铁2号线东坝车辆段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项工程,工程量共计45000吨,其中有30000余吨构件为圆管型钢柱,根据场内现有条件,车间技术人员制定了滚胎焊接圆管柱技术,此项技术应用可极大加快,在制作大型钢管柱构件时的环缝焊接和零件焊接,提升构件出场时间,满足工期要求,维护公司品牌信誉。

但由于焊接构件重量达到10-30吨,因此转胎滚轮受到巨大压力,使得滚轮上胶圈便磨损极快,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给滚轮重新铸胶,频繁地更换,使得耗材成本大幅提升,滚轮铸使工作出现真空期,极大的影响了施工进度。

想要节省资金,加快更换速度,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掌握铸胶技术。为解决此问题,曹装备技术人员仔细观察转胎器械的工作,上网学习铸胶技术。目前以厂内现有机械设备不可能完成铸胶技术,最终在张建师傅的指导下,转变思路,成功研制出对滚轮铺裹胶皮的工艺改进方法。

思路有了,接下来要做的就简单很多,首先在去掉胶皮的滚轮上通过机床打上十个螺栓孔,再在滚轮两侧焊接两个外径420毫米,内径380毫米,厚度25毫米的钢圈,将一片尺寸为30毫米×150毫米×1256毫米胶皮包裹在滚轮上,使用套环对胶圈进行紧固,在裹好的胶皮上将对相应的10个螺栓孔打出来,最后用螺栓固定,取下紧固套环,以增加耐磨性,转胎滚轮改造完成后,转胎可正常使用。

该改造技术的发明,节省了大量工厂铸胶成本和维修时间,且磨损胶圈可自行在厂内更换,无需再去专业铸胶公司进行更换,为公司节省大量设备更换开支。此次,曹装备公司制造厂共更换129个转胎滚轮,共节省设备资金149680元,该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