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结公司制作地下管廊管道镜面焊装置 提质增效
- 互联网
●张兆谦
金结公司赤峰中唐特钢炼钢项目地下管廊长达1100米,共有61条管道从里面穿梭而行。管廊的吊装孔长宽设计为1×2.5米,根本无法容纳组队焊接后的管道进行吊装。因此,地下管廊的管道只能一支一支吊装下去后,在管廊内焊接。
管道支架最多的地方为5层,同一截面内有30根管道同时穿过,靠近走道的管道较为容易焊接。每层靠近墙壁的管道,因为作业空间狭小,照明条件差,导致焊接内侧管道速度极慢,同时也不容易控制焊接质量,难以发现焊接问题。这可急坏了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秉着对创新的探索精神,解决地下管廊内多层内侧管道焊接问题成了小张等人的小目标。
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小张他们发现已有类似的实用新型发明了,这让他们为之一振,给了他们启发。他们使用CAD设计简图,现场利用废旧边角料制作简易框架,购买镜子,灯泡等材料,组合拼装,安装到管道上进行焊接施工。小张他们通过实践,发现制作的这个简易装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镜片易碎,光源刺眼,底座与管道固定不牢靠等问题,导致此装置使用起来并不能达到提高焊接质量,加快焊接速度的效果。“看来还是不太行,我们换个思路,还是沿着镜面焊这个技术接着走下去啊”团队中出现这种声音,令负责人小李也有些动摇,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咱们就沿着这条道走到黑,现在这装置也能用,就是不太好用,我建议从材料本身改变,逐个击破。”有了负责人的这句话,也就有了主心骨,大家伙各司其职,分开研究改进。
集思广益,集腋成裘。通过将镜子更换成特制的亚克力镜子,光源使用LED加强版灯管,底座由原来的磁力底座换成捆绑式链式底座等手段,将曾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
此装置在现场投入使用后,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管廊内的管道焊接条件差,焊口的局部无法看到或看清的问题,提高管道焊接的速度与质量,减少地下管廊管道施工工期5天,助力了赤峰炼钢项目高效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