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领书画真谛 彰显文人风范——记著名书画家周启良

  • 互联网  

意领书画真谛 彰显文人风范

——记著名书画家周启良

纵观当下艺界内外,能够真正深谙且精修于书画双造诣的艺术家可谓是寥寥无几,而究其根本原因,即是在于传统文人精神的严重缺失,致使画者不善于书,书家不善于画。但从今日周启良先生的众幅作品中来看,其书画造诣便就完全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双臻的艺术高境!诚如古人所云,书画本同源,今周启良先生师自然以绘丹青,法碑帖以求正道,众幅书画作品可谓无一不是有妙和于文人风范!而如此纵览之余,观赏者也尽是可感其同修之妙也,心画合一,人书俱老!

首从书法造诣上来看,周启良先生已然是有深得五体之精髓!行草楷隶篆,各得其法,皆具其势,正所谓楷法无欺,周启良先生作楷,是可见颜楷之浑雄,亦是可见魏碑之余风,楷法之正,笔笔倶在,无一处之矫饰,更无一处之轻浮!行草之作,则又是能以二王为根基,用笔奇绝恣肆,仿若癫张狂素般意在笔先,时如龙蛇之竞走,时如壮士之拔剑,挥毫气势,可谓恢弘!

继观周启良先生的丹青众作,其画中所绘题材均是以传统为主!譬如花鸟、苍松、兰竹,墨鱼,诸多题材,可谓皆是能以写意风范而沁人于心神也。所绘竹意,是可悟竹之风骨,继而绘其神韵,一幅竹形,枝干遒健,枝叶疏朗,用笔用墨,更是能在柔中寓刚,刚中蕴柔,竹叶以笔法长撇运之,多而不繁,凝而不厚,摇动质感,可谓盎然!而在欣赏其众幅牡丹画作时,初观一眼即可深感诗情画意,恰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叶,不施粉黛,却又墨色之醇厚,不事雕琢,亦是能从写意中见秀润,花卉簇绒而生,赋色之际更是浓而不媚,丽而不俗,其景悦目,其势自然,而那属于写意寄情的文人心绪,由此也即是可以令观赏者一目了然!

意领书画真谛,彰显文人风范。周启良先生在书画作品上的高造诣是毫无疑问的,而我们称他是一名学养型的书画大家,也更是名副其实,丝毫不虚!毕竟在如今这种俗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周启良先生能够坚守于传统的经典书画已是不易,何况他的作品还具有着十分浓厚的文人韵味,这一点更是弥足珍贵!故而无论是对于观赏者而言,还是对于艺界本身来说,这种能够正本清源的书画造诣,都是已经有超越了书画的创作本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更加牢固且独特的价值体现和标杆导向,可以为艺界推陈出新,更可以为时代立意非凡!

周启良,字通佳,号天趣苑主,山东省莒县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后分别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高研班深造,得到许俊、吕云所、霍春阳、王慧智、王沛东、郭玫综、郭石夫等导师的亲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十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世界行联合会理事,中国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理事,红色文化形象大使,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非物质文化功勋艺术家,共和国红色传承功勋人物,山东海汇书画院院长兼大连分院院长。

“生自莒国贫寒家,

戎装卸罢执税法,

功名利禄皆不慕,

独钟艺术享高雅。”

这首小诗是国画家周启良对自己半生经历的高度概括。高大魁梧、帅真正直、淳朴刚毅的他出生在莒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喜欢文学,钟爱音乐,更偏爱绘画。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他就用石板、粉笔和别人用下来的本子不断地习画,看到好的画作就反复临摹,初步掌握了观物构图的能力。

18 岁那年,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海军战士。连队里每周要出板报、专栏等,在家练就的美术字和绘画技艺竟然派上了用场。在反复的出黑板报、墙报、专栏的过程中,使他的书写、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的作品《前哨》在海军举办的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提干后,尤其到政治部机关工作后,不仅经济上得到了改善,更有了相对多的时间研究绘画。大连市新华书店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到星期天节假日,他在那里一待就是一天,如饥似渴的翻阅大量美术书籍,每次都要买上几本,带回驻地学习研究。如火如荼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正直、豪放、豁达、坚毅的性格,培养了他坚韧不拔、孜孜已求的精神,为他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营职干部的他转业到税务局工作后,更是如鱼得水。他不为名利,默默耕耘,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绘画艺术,笔耕不辍,并力求绘画与税收宣传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税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1992 年他的作品《源》在省税务局与省美协共同举办的“税收带来祖国美”书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2001 年 4 月税收宣传月期间,由他领导的浮来山税务分局举办的“丹青翰墨传税法”活动,被省局评为优秀宣传项目;2007年他的国画作品在全省地税系统反腐倡廉书画展中获二等奖。

他在长期从事中国画的研究探索中,深知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画好万重山。他用微薄的收入购买的书籍,装满了六个大书橱,因而被评为“莒州爱书家庭”。他用敏锐的目光到大自然中去采撷生活之美,利用节假日等机会先后去泰山,嵩山、衡山、庐山、黄山、桂林、太行山、张家界等名山大川去写生,摄像机、照相机是他摄取大自然神韵的画笔,画笔是他挥洒性情的烙记,他用真挚的情感去拥抱大自然赋予的师法造化。不断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心悟手从的情感和审美观,从生活中吸取创作源泉,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润泽华溢、雄健朴茂、意蕴自然的艺术风格。

他主攻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刻、烙画皆能。他的山水画雄峻壮美,鬼斧神工、意境深邃、耐人寻味;人物画有血有肉、神情俱佳、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花鸟画艳而不俗、郁郁葱葱、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书法苍劲有力,刚柔相济、线条流畅,相得益彰;篆刻刀法有功、金石神韵、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纵观他的艺术作品章法有度、虚实相生、顾盼呼应、拙巧相合、得到著名书画评论家陈传席、靳鹤亭先生的好评和肯定。

他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艺术中心、北京荣宝斋、山东美术家协会等艺朮机构举办的国内几十次大型书画展中获大奖。多幅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市政府、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加拿大多伦多领事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中国三峡书画院等多家国内外机构和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收藏。

其国画作品、艺术成就、艺术评介多次在法国《欧洲时报》加拿大《世界日报》泰国《亚洲日报》《中华日报》《新中原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杂志《中国文化报》《中国税务报》《东方讯报》《经济消息报》《人民权利报》《山东教育报》《日照日报》山东电视台、日照电视台等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并被收编入《大师风采录》《中国国画十大家》《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青年艺术家专集》《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中华百年人物篇》《山东美术全书》《山东美术家辞典》等几十部辞典和画集,还先后四次出版了个人画集 1999 年 4月应邀出席了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50 年研讨会。

2003 年 10 月应法国邀请,参加由 12 人组成的中国书画家代表团赴法国巴黎,在中国文化年开幕之日举办书画展。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官员乔治﹒维勒女士、巴黎市政府高级官员莫荷女士、驻法国大使馆一级秘书王京生先生及法籍华人书画家等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高度赞扬,中国美协副主席刘文西为画展致辞。

2004 年 4 月在山东莒县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盛况空前,获得圆满成功。

2004 年 9 月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国国画家协会邀请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建国 55 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座谈会”并获成就奖。

2010 年 4 月应邀与山东省书协顾问于太昌、中国书画院名誉院长李徳元、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何作霖、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委刘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庞德强、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副事长唐惠军等在日本东京都举办书画联展,受到当地政要、艺术名流、书画家高度评价,多家谋体作了报道。

2012 年 6 月应邀在加拿大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书画联展,周启良先生的国画作品受到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总领事吴冬梅、文化领事王峥、加拿大国会议员贺佩珈、多伦多市议员赵成俊等政要及当地书画家、艺术名流及媒体的广泛赞誉,作品“连年有余”在开幕式上由主办单位作为礼品赠送给大多伦多领事馆收藏,多家媒体也进行宣传报道。

2013 年 10 月经山东省民政厅注册,开办资金一百万元成立了山东海汇书画院,担任院长,组织书画创作,学术研究,书画交流,举办展览,书画培训,编辑出版书画刊物,画册等。

2014 年 3 月应邀与著名书画评论家陈传席先生,著名冰雪画家于志学先生等名家一同出席在泰国曼谷召开的中国书画世界行高峰论坛并在会上发言。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中国书画世界行第二届书画家作品展中荣获铜奖。2016 年 1 月应大连古玩城刘董事长邀请,在大连古玩城成立山东海汇书画院大连分院,并在分院挂牌之日举行个人画展。被大连电视台和大连晚报等谋体宣传报道。

他还先后应邀去美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芬兰、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卢森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书画交流,访问、采风活动。现在他正以饱满的热情,用多年积累下的丰富创作经验描绘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着他心中对美的追求 ,用他创造的美丽装点着千家万户、世代流传……。

生来情趣爱好多,

诗书画印舞伴歌。

水墨丹青一世情,

品位生活自得乐。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