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二冶:用法律利器奠基海外市场发展
- 互联网
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遵守国内外法律准绳是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尤其作为国有企业,从合同谈判到工程施工,从出境外事管理到中外籍员工团队建设,寸步离不开法律的支撑。
增强法制观念,规范企业基础管理。遵守法律条例是企业制度制定和稳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以法律为纲,强化制度建设。一方面以我国宪法为准绳,树立法律权威性,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国际工程承包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遵章守法、严谨规范;另一方面以项目所在国家法律政策为依据,深入了解当地法律环境,遵循工程管理标准和认证体系,对境外项目管理章程和合同条款进行规范,在当地国家中树立合法合规经营的良好形象。
增强法律风险防控意识,护航海外市场拓展。在国际工程市场开拓中,面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不同于国内的施工标准,工程施工建设存在诸多风险因素,而法律风险是直接影响国家形象和企业根本利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境外项目管理中,持续提升法律风险管控意识,通过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监管防控体系,对项目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探寻与国内法律存在差异的关键点,明确合同条款的法律依据,维护企业利益;通过加强法律审核质量程序,对境外工程管理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和排查,规范在当地国家的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大使馆的沟通与联系,拓宽法律信息来源渠道,及时掌握当地法律法规的变更情况;通过加大国内外法律知识培训和合同条款解读,增强法律风险管理能力,形成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健康管理环境,为企业海外市场的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国内外法务对接,扎实推进海外工程合规经营。在国内,以专业法务管理对海外市场发展进行风险监管、法律体系建设。在境外,以区域市场为平台,聘用当地法律顾问对施工标准管理、当地劳务用工管理、合同风险管理及各类政府审批文件进行监管和处理,规避经营风险。同时强化国内外法律事务对接,梳理法律风险点,结合项目施工管理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尤其注重原始资料保存和施工审批流程留痕,为工程索赔和纠纷处理积累凭据,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此外,加强法务团队建设,引进和培养国内外法务专员,提升境外工程合规经营管理能力和法律审核质量,护航海外工程市场长足发展。
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合法合规经营不仅关系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纵深发展,对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树立更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我国宪法,并掌握和遵守项目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法律意识,增强法律风险防控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中国二十二冶海外市场的深入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