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每日重点推荐艺术家——侯建和

  • 互联网  

侯建和,笔名山人,1952 年 6 月出生,江苏灌南人。自幼爱好书法艺术,2020 年国务院颁发《人民艺术家》证书。兼任央广文旅国际合作发展中心副理事长;中国乡土艺术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高级研究员;CCTV 书画频道、华夏之声特邀艺术家;CCTV 高清综艺娱乐频道、CCTV 我要上央视、文化部演出家协会书画导师、晓云(北京)工作室中央级专家等。1998 年参加“98 韩国世界美术大展”、2018 年参加纽约时代广场“中国艺术大家形象展播工程”、2019 年参加中法建交 55 周年“巴黎卢浮宫艺术展”、2019 年获人民日报“全国重点推荐艺术名家”,并在互联网宣传报道等。1999 年中国文联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5年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名家”称号;并颁发《华人艺术大师》证书;2020 年国务院授予“人民艺术家”证书;2021 年央媒联盟授予“全国十佳杰出功勋艺术家”证书。2022 年入选央视重点推荐新时代艺术领袖网络宣传活动,并入编央视《新时代人民艺术家典藏》;2022 年入编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中国之声》世航专刊、入编中国艺术白皮书《侯建和篇》、入编《中国艺术国际贸易指南》大典并荣获“国家重点推荐——走进世界艺术舞台的国艺巨匠”证书;2022年中共二十大传统文化组委会、人民日报社、中美协、中书协等授予“艺术界时代楷模”证书;2023 年国际文化艺术交流高峰论坛组委会颁发《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人物》证书等。

学古人神韵 集山水灵气 抒胸中情怀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占据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它是文化,是艺术,是不可丢弃的国宝。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文字信息的交流是靠工具传递,很多人只会谈话不会写字,加之中国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汉文字书写的忽视,我感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危机。中国书法何去何从,不能不使我们这些老的书法工作者,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些担心和忧虑。

在一些书画作品集中,我多次看过侯建和的书法作品。在他作品面前我总是多看上几眼,欣赏之余得到几分安慰和感慨。

侯建和不仅酷爱书法,生活沉溺在琴涛墨海之中不能自拔。由于他有着良好的书写素质和字外功夫,艺术的互为补偿,互为借用,互为促进,可谓落笔生花,墨趣横生。

所谓书法是书写的规律和法则,古代《四体书势》《八绝》《三十六法》《六体书论》等都是法,这是古人对书法的理解和经验总结。只有法度与气韵兼备,才能使作品日臻完善。法度就是指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笔法指运笔的速度、力度及形态变化;字法是指各种字体笔画的特点和规律;墨法是作品干、湿、浓、淡、润等墨的变化;章法是指作品整体的布局,也可以说是正文、落款及印章的摆布,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呼应以及线条表现力给人的直观感觉。侯建和就是遵循书法规律和法则的代表性人物。

候建和的书法标新立异、匠心独具、多变灵活、浑厚有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此乃书见其功,后生可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汉字本身美的素质,合乎平正、匀称、飞动、性灵等原则的要求,其作品有势、有气、有韵,灵动之中加之有节奏的变化,笔墨豪放,典雅飘逸。他的书法作品章法善于布置,多变灵活,疏密有致,顾盼生姿,洒脱流畅。书写中通过不同的线型交替变化和发展,增强了作品的妙趣和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桑中有刚,秀中见奇。可谓乃笔爽爽如有神助,给读者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已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显示出他本人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

书法艺术首先要有的是文字本身以外的欣赏性、可读性。通俗的讲就是要可看、好看、看不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艺术享受,这才是书法艺术的魅力。启功先生生前曾评价他的作品“下笔千均力,落墨如有神。"虽是鼓励,实不为过。

书法继承难,创新更难,在创新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难上加难。而书法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也只有创新才是书法发展的目的。侯建和的书法作品借古人之本,又有自己的个性追求,学古而不泥古,他是一位难得的艺术人才。

他多次在国内外参加各种书法展览,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轰动,因而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欣赏人群。

任何事物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艺术的欣赏应有标准,但也不能强求绝对统一,刻求一致,仁者不能责之以不智,智者不应以责之以不仁,这才是君子之道。

书法艺术新生的人才是我国继承和发展书法事业的宝贵财富,我做为一个书法工作老者,有责任支持这些人、鼓励这些人、帮助这些人、保护这些人。候建和近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名家大典书画名人卷》,十分可观。这是他学艺多年的艺术结品,值得书法工作者及书法爱好者学习和参考。对于他的书法我只是观有所得,独家之言,以求方家们的教正而已矣。

——欧阳中石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