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十大金牌艺术家——马良
- 互联网
马良,阿文名,穆罕黙德,達乌德,字载道,行空, 人送雅号,画侠,斋号,凌風堂,天地庐,一九四一年生,回族,西安市人。
陕西省长安国画研究院院长,陕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员;曾任,陕西省政协第七、八届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暨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首席顾问,等职。
2007年以来,中国世纪大采风组委会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书画大师金奖”,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等部门授予:“建国六十周年共和国建设功勋人物”,中国文联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特聘为一级书画家。并授予:“中国文化复兴杰出代表人物”。
中国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十大功勋人物”,陕西省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组委会授予:“文化艺术界最具影响力人物”“时代新闻”人物,中国世纪大采风第十届授予:“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时代风采组委会授予:“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书画大师特别金奖”等荣誉。
马良先生曾在1978年、他衝破"四人帮"残余的重重阻止,他以个人的微薄之力,为西安他的良师益友、以石魯為首历经"文革"摧残、受迫害的袁白涛、赵望云、何海霞、葉访樵、蔡鶴汀、蔡鹤洲、陈瑤生等举办了"昭雪平反"画展,得到中國美術家协会的高度肯定和讚美、并且号召全國各地省美协学習和推廣,赢得了社会的廣泛讚誉。
1990年应台北官林艺術中心邀請,在台北举办:《马良山水画展》受到海内好廣泛的讚誉。
l992年初,应深圳特区博物馆邀请,同年二月在深博一楼大厅主办:《画侠马良中國山水画展》,引起國内外的高度讚誉。同时应深圳市特區政府的邀请马良先生为國宾馆鄧小平下榻的桂園、接待外國元首的会议厅画大幅青綠《華山图》一幅。
l993年由陕西省政府四厅、委部门在省美协美術馆主办:《画侠马良中國山水画展》,获得长安文化艺术界空前的轰动。
l996年应邀、由陕西省政协,國家文化部,中國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國家文物局,中國政协美術交流促進会等部门、在北京中國美術馆主办:《马良中国山水画展》行家评論道: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展品之精、規格最高、海内外媒體最多,社会影响最好评论高的的一次个人画展,获得了海内外的高度讚美。
l997年季春時,应马来西亚皇家邀請,在吉隆坡洲中心的伊斯俩目博物馆,為马良先生主办了在马来西亞最高规格的:《中國马良山水画展》红地毯從小山下直扑到山上博物馆展览大厅,端古、芙蓉皇帝由马良和數十名丹斯里,達杜、國家政要陪同到展厅参观剪彩。之後又安排马先生到其它洲巡展。次年,马来西亚端古、拉赫曼皇帝带领马来國家政要来中國恢復外交关係,并专程抵達西安参观访问,在大学習巷清真寺参观时,马良先生应部分西安市公民的邀请、他將曾在马来西亚國家大報占半个板靣刊载過的一张八尺巨幅青绿《華山图》上题:"華岳秀作英雄骨,黄河吐一出縱横才。"赠于端古、拉赫曼黄帝以作旅陕记念!
《中国画坛的中流砥柱——马良》 载道马良先生从艺以来已逾六十载,是闻名遐迩的文坛丹青大隐士。老先生素以“爱山翁”自居,问其何以如此酷爱山水创作,答曰:古画论云:“山水画是中国画之主流,亦称为文人画”; 古人有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水画之于中国画艺术,犹如皇冠上的那颗明珠,是中国画艺术最高之创作题材。宋人范宽《溪山行旅图》或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及李成的《萧山晴峦图》都是作者自己用物我化一之精神使内心之潜意识固化为一片片层峦叠嶂的山峰,融汇了各自意识层面的“精诚之气,阴阳之气,活力生气”,也最终成就了各自千古流芳的不朽之作。
《華獄清秋图》 六尺 青绿山水 2021年作
《春临渭水養碧塬 》四尺 昔年 遊陇山写生
《春動秦嶺氣清鲜》
放眼载道先生的山水创作,处处皆可洞察到他法古的迹痕。观过先生的画后,总是令人心驰神往,痴迷醉心。有“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的美妙感受,在精力旺盛的盛年,得中国山水北派鼻祖唐人“荆浩”与继承与发展荆浩的北派名宿北宋山水大师“李成”与“范宽”画艺之精髓,非常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与体验,故而长期纵穿于陕西华阴,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对景造诣。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老树密林的寒荒景色生动的现于笔下。
《终南初雪》 五尺山水 2002年写 终南山初冬
载道先生所绘之山水总能让人感受到恢弘博大而又逼真动人,沉沉的绝壁,一线瀑布成了画眼,承上启下,使山峰充满了灵气,浮动的山峦横过画面,造成了前后的空间感。“近山才四寸,万象紛纳芥”,树木植被之刻画十分注重不同种类的形态与特征,把植被处理的生动逼真,变化适度。这也是宋画之卓越于历代画史的原因之一,可见先生早已熟知“六要四势”之精妙运用以期提升山水画作的不二法门。他的画展示了山泉林壑的自然之美,拓宽并提升了中国传统绘画在笔墨运用上的创新途径,山石林泉,重峦叠嶂,用笔奇妙,神韵省世,风骨嶙峋,意愿幽深。画笔所到之处如斧劈刀削,壁立千仞,一派阳刚之气,正气凛然,颂扬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真善美,表达了中国学者文人画的真实情怀。
《泾河道上》写生 黄土塬山水画 1993年写
《蓝田白鹿原》四尺黄土塬山水 上世纪80年代初写生
《湖山帆影》四尺山水 上世纪90年代初遊江南写生
《秦嶺麻階嶺》 四尺 泼墨泼彩山水 1993年写生
《好山常是被雲遮》l992年写
《黄山雨後》1990年遊黄歸来写
先生所作之山水,高远,平远因势而为,变化丰富,皆因先生之博才多学,博纳众长之故。在先生的丹青生活中,他的山水画用折帶、解索、披麻、斧凿、泥裡拔丁皴法较為常見,亦有自己在皴法物理应变上的技巧和演变。在他的画中,笔墨所到之处都是在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得以创新,取其与自然界真实景物之生动,师法自然造化之奇妙。造物主創造了人,又為人類的繁衍生息、造化了天地、海洋及山川,江河草木、飞禽和各類動物林木草虫,以供人们享受和使用。从宇宙森罗的精确,时光季节的转换,山川河流的落差,林壑峰巅的水流花开,烟霞风云的流动,交替变更的山林万象等等,物质世界中的一切都是那样地和谐与完美,面对美丽的芸芸众生中所有景致,他感叹道:“人在大千世界太渺小了,若将画比真实的水光山色,草鱼木华滋的姿态气象万千的奇观,吾愧学浅! 画者——只能是画,写其形质,求其神韵,分其阴阳于笔墨变化之中”。
《秋山观瀑图》2010年经陕南写生
《巴江春色》五尺、浅降山水,上世纪九十年代写
《湟水河畔》四尺山水,1991年遊经青海八盘嶺写
中国自古以来讲:“诗情画意”,我们读载道先生的作品,正是充满了这句佳话的内涵。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正是荆浩关于气韵的准确表达。真正山水画在气势上的盛气凌人才是宋元不朽之作的灵魂之所在。载道先生如今在他的画作中融汇贯通,法古而不泥古。与其说他在方寸之间创作山水,毋宁说是他在用灵魂校正着自然界的一切不自然的枝末细节,用画笔表达自己更高的精神上的启发与懵懂。得此道者,其画必高,直逼宋元!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完全取决于作者自己内心的道德上的觉悟。在内心祈求造物主降临更多美好于人间的时候,才能在自己作品中表达出更为突出的真善美的各种形式!
《雨後夕照遠山明》 四尺山 1991年 重遊少華山写
《巴山深处人家》 四尺 水墨山水 1991年写
《華嶽秋高图》 六尺 青绿山水
不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传世之作的长安画派的老一辈先师们离我们已远去。他们之中有与载道先生有刎颈之交的石鲁、有君子之交的赵望云、有忘年之交的何海霞等,他们的交情无比深厚。很多人都知道在那个残酷斗争的、悲惨的岁月,石鲁大师曾受“四人帮”迫害而处境极其险恶,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更有甚者落井下石,而马良先生在1974年批判资产阶级“文艺黑线回潮“的运动时期,毅然果敢地将石鲁密藏在自己家中,从而使石鲁躲过了一劫。真格是:士为知己者死。因此,石鲁大师特意为载道先生题字曰:“回慧真本,汉智良心。”以表达对先生人品的高度评价。蔡鹤洲老先生特意为马良写了一首诗:“文采当风本清真,马良才高出风尘。情暖同道见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并称赞他为“当代孟尝君”。因此,“文革”浩劫后,人们提起他,皆呼之为“秦中画侠”、“一代画侠”。因此上,先生的作为,没有侠义肝胆的人是难以做到的。
《旭日映碧峰》 六尺山水 1996年写
现如今“长安画派”早已名闻中外,载道先生苦苦地坚守着老一辈大师们的理想和追求,依然牢记着故人之教诲,虽艺境已臻炉火纯青之际,然而,从不妄自尊大,提起石鲁、何海霞等大师们,他依旧是顶礼膜拜! 故有人慨叹道:“惜马良见故人,故人不见马良。”当年的大师们对马良先生所寄予的厚望,如今,先生可以向他们交个满意的答卷。这正是先生的抱负。然而,每当提起自己的画,他总是谦虚地说:“石鲁大师临终前对我言到:他(石)有遗憾,他(石)的画还不完整,希望我能够闯出自己的风格。”现在,马良先生的山水画在当今画坛,已是首屈一指,出类拔萃。但他依然在简陋的画室里探索着,开创着艺术的更高领域。这应该是载道先生对“长安画派”大师们的一种回报吧。然而,正是因为马良先生长期坚守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和修养,坚持不懈,不图名利,超然世外,多年以来、载道先生与世無争,依他錚铮鐵骨,浩然正氣的巨擘山水画作被同道及媒体誉为继石魯等老一辈画家創始的"长安画派"之後,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 数十年如一日地一心一意埋头创作,潜心研究领悟,他终必成为承前启后影响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他的山水画承继宋元、在当代自成一家,形成中国山水画风的一派独特风格,鼎峙百年,流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