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教育名师名作教学范本——黄映元
- 互联网
黄映元,男,汉族,1955 年生于四川南江,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级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副主席,中国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传统文化艺术行业高级研究员,中国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荣誉副理事长,国家文化研究院理事,中南海国礼中心国礼艺术家,中国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国际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荣获“全国劳动英模”和“全国首批传统文化艺术行业优秀人才模范”荣誉勋章。
黄映元自幼喜爱书画,9 岁习字,篆隶楷行兼修,后专攻篆书一体。篆书创作以中华文化、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的综合研习为基础,以中华文化的审美思想为创意,集古今篆书精华于一体,自成风格,独树一帜。书法作品先后入选 2009 年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展在欧洲多国展出和交流,荣获“中欧文化艺术特使”和作品“金奖”。荣获 2009 年“和平女神杯”首届国际书画大展赛“和平奖”和第一届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荣誉金奖”。入选 2010 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国礼采购作品和 2011 年献礼奥地利国庆大典的中国国礼。2015 年在北京国粹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办个人作品展,接受中央电视台《魅力故乡》栏目组专题采访。2016 年作品先后被北京八达岭长城、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礼中心、中韩日交流协会等收藏,并镌刻在北京八达岭新长城。个人被聘为中南海国礼中心“国礼艺术家”,被中国教育电视台评选为“中国十大最具社会责任感艺术家”。2017 年作品献礼全国“两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展出。2019 年作品先后被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收藏;入选献礼全国“两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入编《人民代表报》艺术专刊——《我为两会代言特邀艺术代表》献礼全国两会;入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入选“庆祝中国和匈牙利建交 70 周年艺术展”在匈牙利国会大厦展出;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国礼玉璧”书画图案,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特殊贡献奖”和庆祝建国 70 周年国庆阅兵“受阅纪念章”。2020 年作品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先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收藏。2021 年出版个人作品专集《特邀艺术代表献礼全国两会专刊》献礼全国两会;作品《中国梦》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入选“中华国礼,传世国瓷”国礼瓷盘文化图案献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2022 年作品入选中央电视台《时代焦点人物》和中国邮政《一带一路首届中欧艺术邮票鉴藏年》邮票图案。2023 年 3 月作品毛泽东词巜沁园春 . 雪》被国家人民大会堂继 2016 年收藏后再次收藏;参加中央电视台特邀艺术家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巡回”公益活动并捐献作品。
弘扬篆书艺术的文化贤家
——记著名书法家黄映元
历代书法都会受到篆书一体的深刻影响,李斯作下泰山碑成百代师承的标本,这是书法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书法文化深刻影响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开端。正是基于对篆书一体深厚文化内涵的理解,让当代著名书法家黄映元先生执着地走在弘扬篆书文化的道路上,完成了穷研篆籀,攥集精专的书法功成。他是当代篆书研究的大家,也是让篆书渊妙代不绝人的贤家。不妨走进他的篆书创作大世界,观览这些惊艳书坛的笔墨奇观。
一幅《中国梦》以叩激山河的笔墨意象,把篆书写得满有正大气象。方圆相济,刚柔相和,“中”字有立骨传神的威仪正态,“国”字有定于一尊的饱满气质,“梦”字作虬龙蜿蜒,写鸾凤徘徊,有写其意的形神兼备,有写其姿的丰富多彩。三字纵贯天地,正好是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恰当镜像。站在这件书法作品面前仰观,必然会被篆书一体强大的审美张力所触动。擘窠大字,挥斥方遒,这样的篆书作品,很能代表黄映元先生书法创作的饱满情感和非凡气概。所谓书者心也,书者情怀也,果然如是。
又见《福》字一件书法作品,带着石鼓文的朴藏与峄山碑的生动圆活,把篆书写出了借古开今的文化新印象。雅俗共赏,有很好的审美属性,也有可以装饰万家屏障的大众文化价值。笔里有墨,墨里有笔,以篆书注福注䘵,让书法作品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文化最爱。说明黄映元先生的书法研究不但有学术格局,还有让大众文化受益得利的丰富情怀。书法不离生活,篆书可以陶冶大众情操,这种很接地气的书法创作结果,注定黄映元先生的书法创作拥有非凡的审美影响力,亦有不俗的专业影响力!
王羲之遂心应手写下《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书法的和璧隋珠。黄映元先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文人书风,在篆书研习的过程中,他博取古法,融行、楷、隶、篆诸法精要于篆书一体,妙法独创,风格自成。他用放手写心的姿态,写成的《书房铭》篆书精品,带着天质自然的创作境界,铺陈着淡定如禅的文人心境,把这件书法作品写成了篆书中的兰亭序。其用笔有着心不厌精,手不忘熟的洒脱,用墨则有纤纤若新月之初天涯,落落犹众星之列河汉的丰富形态。字里字外流畅和谐,充满弘扬书法文化的执着用意,无论是从审美还是从收藏的角度来看,黄映元的书法创作都有夏鼎商彝的厚重,令每一件书法作品出世就有横空的姿态。当代篆书大手笔功到自然成,书法文化弘扬贤家功勋真实不虚。
著名书画评论家 田继学 2022 年 11 月 9 日
不遗余力修文化,功成高古传龙脉
一一记著名书法家黄映元先生的篆书艺术
黄映元先生的篆书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的综合研习为基础,以中华文化的审美思想为创意,集古今书体精华于一体,自成风格,独树一帜。他极具思想感染力和艺术欣赏性的篆书作品,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意味无穷,给人以精神力量和美感享受。中华文化的阴阳中和之意,中国文字笔墨线条的曲直虚实之美,均在他篆书的结构意境和笔墨挥运中完美体现,感之灵动,品之神韵,其造诣之深,功力之厚,应为引领古今篆风的时代美品 。他取法篆书成熟之前的甲骨风格,重拟龟文,再现龙鳞,将笔迹收放行于篆书,又跨越式地将楷书方正古直的结体方式引于篆书之中,把篆书的气韵美感从单一的宽和引向了多重的对比,产生了更加多元的篆书至美元素。所以说,精于篆书的高古创作,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书法造诣,也是民族文化得以承源的功德。
他修炼篆书,有着非常开阔的广纳视野,在碑学严谨的基础上,左右寻源,前后取法,不把篆书作为孤立的存在而进行呆板的复现,而是把篆书当成一个可以绕而公转的文化核心,有意把甲骨文、钟鼎文、隶书、魏碑、楷书、行草等诸多精妙的笔法融合进篆书的创作,让篆书一体在核心的位置上神姿换发,再现奇观。所以,我们看他的篆书在结体对称法度严谨的基础上,会显观笔法和墨韵的丰富多彩。
篆书融入隶书、魏碑、楷书、行草的顿挫节奏,行运有绞转,通过熟练的调锋之法,全面体现出中锋行笔的劲道圆厚。笔法的变化,让篆书在规整的框架内,又显示出磅礴的笔品张力。而这种张力的存在,在当代书坛并没有第二位书法家得成这种造诣,向前推吴昌硕与赵之谦的书法有此功力显成。当代写篆书,一般就是注意了笔法的柔性与圆性,他的书法却是刚柔相济,方圆通能,丰富的笔法正是汲取诸体的功成。所以黄映元先生的篆书一体,对当代书坛来说,具有鲜明的承前启后的集成要素。这就是他持开放的思路,酝酿篆书新风,食古而化进取开拓的标高造诣。
更为可贵的是,他的篆书有用墨上更显独树一帜的表现水准。篆书不讲墨感事实上是一种书法的流弊,流弊的产生有客观的原因,主要是篆书缺少原状帖本供观瞻墨韵,无法可师。主观原因则是书法家感触能力不足,不能通过入心的揣摩去断想篆书墨韵的本来面貌。黄映元修炼篆书,虽然无帖本,但是他对碑字刻迹中的篆书有着极其通心的墨韵触生能力,观碑而悟墨,利用文化修养的极致功夫,把篆书本来应该有的韵墨变化揣摩成功,所以执笔写篆书,不但工于结体和笔法,也精彩于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篆书得墨韵五彩,飞白苍劲,可谓前无古人,今是来者!他的墨韵篆书,找到了书法基于碑学而创帖学气脉的通路,不仅仅是书法的成就,也是文化的功成!
不遗余力修文化,功成高古传龙脉。他的篆书整体观感结体中正端庄,用笔平稳流畅,墨显气韵生动,在简捷爽约中写气魄宏大,举重若轻,流利飘逸。篆书传承秦风的威严,又加注个人书风的雄奇神采,仰观笔墨入庙堂,径入强劲最骨力,作为诸书之祖,显成千古不易之法。
著名书画评论家 央视评论员 史峰
2021 年 11 月 21 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