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自力:确守法学之高垒,助力法治之发展

  • 互联网  

个人简介

任自力,1971年生,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兼职律师。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法学会保险法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亚太保险法国际论坛秘书长,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学会理事,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中国银行业协会外部专家、中国保险业协会核心法律合规专家,另兼任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北京金融法院首批咨询专家、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公司与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30047)的独立董事等。近年来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中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等著作20余部,主持世界银行、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以上课题近20项。

一、铁肩担道义,上书推立法

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一向“冷门”的“铁路强制险”进入了公众视线。同年7月29日,由任自力发起,中国保险法会5位学者联名致信国务院法制办,建议废止1951年实施、与保险法存在冲突、不利于铁路旅客风险保障及权益保护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

任自力发起的五学者上书活动,实质推动了中国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立法的变革。2012年11月1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第628号令宣布自2013年1月1日起废除已施行61年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对于自己所研究的保险法领域,任自力具有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前瞻性和专注精神。铁肩担道义,上书推立法,任自力能够真正站在人民角度,结合深厚的法学专业基础,以法律为人民说话,推动了立法与司法的发展进程。

二、向社会发出专业声音,探索“宝万之争”法治答案

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宝能收购万科事件(简称宝万之争)从一场公司控制权纷争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全民讨论。任自力从保险资金运用角度针对宝万之争发出专业声音:保险公司(前海人寿)用万能险保费收购万科公司股份未超出监管允许的持股比例,该行为合法有效,保险公司依法享有所购入万科公司股份的投票权。这一专业声音,被数十家媒体广为报道,引发良好社会反响,助力了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倒逼险资举牌定性,为上市公司敲响自觉做好市值管理、完善收购应对机制的警钟,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亦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学术报国,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多年来,任自力深度参与了《保险法》《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或部门规章的修订及论证,多项建议被立法或司法部门采纳;其积极组织、参与有关保险、证券、信托等法律制度的学术研讨,为完善中国商事法律制度积极献言建策。在其组织推动下,中国保险法学会与台湾地区保险法学会于2015年共同发起设立“海峡两岸保险法论坛”,由双方每年轮流举办一次学术论坛,该论坛如今已成为海峡两岸保险法学界和实务界砥砺交流的重要平台;2018年,在中、美、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保险法研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亚太保险法国际论坛上,任自力因其杰出的组织能力和学术影响力被推选为首任秘书长,该论坛为亚太国家保险法学界和实务界的交流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作为法学专家,任自力充分发挥其国家法治领域智库的领军人才作用,积极配合国家立法活动,切实为国家立法、司法、执法、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主导或参与提出的不少专家咨询意见受到了中央领导、立法机关或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主持中国保险法学会2019年年会开幕式

在2021年中国北京金融街论坛年会发言

四、知行合一,助力法治实践发展

2016-2017年,任自力创立的公益性网络互助项目——大树互助平台,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宗旨,尝试以互助方式解决重疾风险保障产品的价格昂贵、覆盖率低问题。该项目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中国健康保险产品改革的作用,并为后续中国普惠型健康保险产品的陆续推出提供了经验借鉴。2021年6月,因在保险法领域的突出影响力,任自力当选为北京金融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首批委员,并积极服务于国家金融审判体制改革和首都金融审判专业化发展。

北京金融法院领导向任自力教授颁发聘书

执政兴邦、社会进步、民众福祉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任自力作为法学教授、法学学者,尽职履责,用专业的法律能力、严谨的法律思维、感性和理性交融的法律情怀服务于法学理论、精进于司法实践,真正做到了以自身所学、服务社会发展。(作者:李楚源)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