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鸢【中国文学界艺术人物——典藏级艺术名家】

  • 互联网  

前言:本次中国百家权威媒体、联合各大新闻机构推选【中国文学界艺术人物]!中国书画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代表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次通过各大媒体机构推选出文学界艺术人物,希望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展现出时代的脉搏和精神内涵,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深厚的人文素养与艺术体系,赋予画作强大的精神力量,金书锦画引领时代,文化功勋彪炳汗青!

刘鸢,字望峰,号吟墨轩主人。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甘肃省岷县人,祖籍河北蠡县。花鸟画家,韩文来先生入室弟子;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36101 部队服役。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专业,主攻写意花鸟,尤擅墨竹、荷花。受业于霍春阳、韩文来、王慧智、吕云所、贾广健、陈福春、喻建十、刘文生等老师。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国画院特聘画家(高级画师);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国画艺术研究院院士,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院士;甘肃兰州市鉴定技术科技工作者协会专家。参加各级各类书画展,多次获奖。2014 年在“亚细亚美术邀请展——韩国展”获特别奖。作品见于《中国书画报》、《定西日报》、《甘肃电视报》等。《中国艺术经典收藏》、中央《西部时报》、澳门《华人报》、甘肃省政府《发展》等专版登载介绍。出版有《刘鸢画集》(霍春阳题写书名),《中国画名家精品系列——刘鸢作品精选集》(荣宝斋出版社)。与霍春阳、韩文来、吕云所、陈福春、刘文生等均有合作作品。

2021 年翰墨颂国庆 艺心向党 ——特别推荐艺术家。

2022 年“美丽中国”功勋艺术家。

参加主要展览有:

2009 年甘肃省美展暨建国 60 周年美展

2009 年定西市建国 60 周年书画精品展

2012 年甘肃实力派艺术家精品展,全国首届百名书画家烟台展。

2013 年作品及传略编入《图说中国当代美术》(红旗出版社)

2014 年亚细亚美术招待展,亚细亚美术邀请展——韩国展。

曾应邀参加 第七届、第九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

寥寥数笔的简洁与精致—观刘鸢的花鸟画

喻 建 十

刘鸢是天津美院国画系毕业的众多学生中,为数不多的令我印象很深的几个学生之一。他的刻苦、好学、执着、谦和、豁达等品质是学习绘画的人所必须具备的。

后来得知,刘鸢出生在甘肃岷县的教师之家,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1986 年,他拜于一位在当地十分著名的指画家刘光裕门下,后又辗转各地学习绘画,曾受教于甘肃花鸟画大家高其曾先生。在天津美院求学期间,刘鸢又师从韩文来和霍春阳两位先生。正是这种转益多师,使他的花鸟画拥有了独特的笔墨语言,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2013 年春末,刘鸢带来一幅荷花长卷让我过目。打开手卷,一股清新典雅之气扑面而来,让我为之动容。卷首是韩文来先生题写的“荷塘清香图”几个大字。我和刘文生、陈福春两位教授欣然命笔,为他的长卷题了跋。

中国画就是要以最简单的笔墨给观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刘鸢的花鸟画作品《春》(见附图上者),寥寥几笔墨与色,却做到了枯润、浓淡、焦渴、虚实相结合,用笔苍劲老辣,注重骨法用笔,线条灵动而朴拙,充满韵律感。画面水墨淋漓,简洁而有静气、有情趣;设色简约精致,富有渗透力和感染力。欣赏他的画,我能感受到久违的静谧和朴素,以及雨后空山般的清新……

南北朝时文学评论家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以情胜,绘画亦然。写意花鸟画写的是意、抒的是情。绘画情趣的高低与画家个人的修养、气质与追求有很大的关系。刘鸢处事平实,待人谦和,淡泊名利,因此他的画中所流露出的是清气、静气、正气和真情,是一种博大的人文情怀,就如其作品《清气》(见附图下者)一样。同时,从他的这幅作品中还可以看出,他十分重视笔墨技巧的锤炼,用笔、赋色不浮不躁,用墨时而痛快淋漓,时而惜墨如金,极少刻意做作之迹。其简洁的画面,带给人无限的遐思。

有一年,我应邀到兰州大学讲学。刘鸢得知后,特意前往兰州与我相聚。于是,我们之间有了一次长谈。谈话中,我们对很多问题,如对生命的敬畏、对艺术的景仰以及对生活和艺术的态度等的看法非常一致。刘鸢生活在西北地区一个经济不十分发达的山区小县城。对于个人经济生活,他没有过多的要求和奢望。他说:“我现在的生活,每天除了写字作画就是看书学习。现在这样一个环境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画画儿,我已十分满足了。我不奢望我的画能够走入市场,我只希望把画儿画好。人一辈子至少要做好一件事,画好画儿就是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这样简单的心思,又有那么勤恳的耕耘,祝愿刘鸢在花鸟画创作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四时风雨得清音

——读刘鸢先生花鸟画有感 李文祥

品读、欣赏刘鸢先生的花鸟画作品时,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追溯中国花鸟画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上的演变与传承,生出颇多感慨。或许是他的作品中,总是具有从彩陶纹画之始,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以贯之的一种精神和特质,而后又在历代画者的笔下有了更新的弘扬,故有感而论。

优雅地绽放

初看刘鸢先生的花鸟画作品,给人以平淡从容、优雅宁静的直观印象;进而无数次地翻阅品味《中国画名家精品系列——刘鸢作品精选集》(荣宝斋出版社),其“花”优雅地绽放,其鸟悠闲地登枝,其鱼虾自在地游弋;再遍览他画室的多幅作品,我从中品出了“雅致”二字,也联想到了他莫测的艺术功力,从中体验到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极度优雅精致,然后慨叹其内涵之高估深邃,水准之高不可攀。

刘鸢先生的花鸟画以梅、兰、竹、菊及荷、藤、虫、鱼、鸡、雀、等为主要题材,赋予了它们千姿百态、优雅神韵。“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大自然是何等地美妙而神奇。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刘鸢先生以一种博大的人文情怀,描绘出了这神奇的自然天象、生灵之物。

先看他的梅、兰、竹、菊四条屏,梅非艳丽而极致且简,兰非繁杂而清润幽静,竹非繁茂而节叶分明,菊非多彩而清爽怡人。看过了无数绚丽鲜艳的花卉画作,特别是“四君子”图,我着实感慨于刘鸢先生绘画的不同之处,也是独到之处,即:惜墨如金,用笔简洁;清静优雅,意韵深长。

再看他的《翠羽芙蓉》《仙子临风》《暗香清幽》《清气》《夏塘》《蝶兰》《硕秋》等幅作品,共同之处在用墨简约,设色清雅,以静谧为主,以朴素为怀,以淡雅为上,但却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一种雨后空山独有的清新,一种回归自然难得的圣洁。

三看他的《藤花小鸟》《落红散尽》《竹石山雀》《清气》《荷塘双鹭图》等幅作品,画中的小鸟、山雀、双鹭、鸳鸯、鸡、小鱼儿等,均有气足神闲之姿,并非低飞下跳、腾跃冲天,都是在各等枝头、池塘水中、山间草地悠闲地或静卧、或张望、或休眠,一种万物生灵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的雅致意趣在人心中荡漾,并让人神往至之。

以上只举其画的荦荦大者,即可略窥其画艺、其画意,这就是“大道自然”,抑或“大道至简”,一种高雅之境,一种久违了的中华传统文人的风骨与格调。

清气通古今

品味、揣摩、体悟刘鸢先生的花鸟画作,总让人想起历史上 “野渡无人舟自横”,或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还有“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作考题,凡选中的绘画作品,大都是精致雅韵、用墨清淡,且别出心裁,取意简约。笔简气壮,景广意长,乃上乘之作。

刘鸢先生的画作有一种清气、清幽、清雅充盈其间,笔致放逸,风格洒落,其“清气”可通古鉴今,给人一种清爽通透、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为百花传神。刘鸢先生的各色花卉之作,如“兰”之作中,题词“兰生幽谷间,不以无人而不芳,故古物致知”的艺术创作规律,如“双鹭”、“鸳鸯”、“寻香”等画作,以写实为主,精工细描,传真写照,但都显示了各种虫鸟的生活习性和百媚姿态,给人一种真实鲜活的艺术感受。

菇古涵今,再造自我。刘鸢先生出身教师之家,启蒙教育良好,悟性极高,天赋才情,及长辗转各地学艺拜师,曾拜教和师从刘光裕、高其曾、韩文来、霍春阳等名师大德,转益多师,刻苦力学,独得其意,并得其法,汲取了前贤的雅致意趣和洒脱气质,有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并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抱朴守真,超凡脱俗。刘鸢先生的一幅幅画作,以深邃的哲思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宁静以致远的境界。其画风也,沉着工稳,设色简约而宁静平和;其构图也,典雅幽深而景广意长。我以为古之宫廷画技,如变通恰当,亦可进入现代人审美视野;隐逸之士画风,如吸纳于胸,亦可创造时代气息的画作;草根之人画法,如扬弃得当,亦可增添生活气息。刘鸢先生的画是对中国书画的传统与现代保持贯通的观照,观其画有美的享受,亦有人生之启迪。

真情写花鸟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灵的审美关系,具有较深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刘鸢先生的花鸟画下笔爽利,力能扛鼎,但感情饱满,格调高雅。“穷羽毛之百态,夺花卉之芳妍”,既带有文人的笔墨情趣,又能对物象高度概括,具有传神的效果。

八大山人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丫杈树,留得文林细揣摩。”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画家的伟大之处。刘鸢先生的花鸟画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与他的文化涵养、艺术修为和人生追求有直接的关系,他处事平和,待人谦和,淡泊名利,正气充盈,因而用笔赋色,不浮不躁,简约平淡,画以情胜。

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与碰撞中寻找现代观者审美的契合点,刘鸢先生以满腔热情,将自我对艺术的感悟与情感倾注于作品,在时代潮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语言是丰富的,而笔墨是简约的;他的构图是率意的,而境界是深邃的。他用花鸟画这一艺术载体,表达着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坚定信仰,重申着中国画以理法取正,以神趣为归,用心灵描写的特有审美理念。因此,他的创作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高度,这正是他绘画艺术不断跨越的不懈动力。

《诗经•旱麓》:“鸢飞与天,鱼跃于渊。”如其名,惟刘鸢,识鱼性、知鸟趣,妙得自然。

(作者系甘肃省政府发展杂志副总编辑)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