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铸造大国重器 匠心点亮科研之路

  • 互联网  

唐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创造中国工业史上“七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李景生,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冶重工唐山公司总工程师,滦南人,他生在唐山,在唐山读书,大地震时他虽然还小,但他深切感受到了父母对家乡深沉的爱,也更坚定了服务家乡建设的想法。大学毕业后他一直服务于家乡企业。

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始终坚守在冶金、锻造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及重型液压机制造一线,带领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他继承了唐山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世纪初,面对国外技术封锁,李景生不相信中国人干不了万吨级压机,在360兆牛垂直钢管挤压机这一“大国重器”安装调试时,恰逢汶川地震,项目所在地震感强烈,当同事们都往外跑的时候,唯独他冲向厂房,他是担心刚刚安装好的设备啊,也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色金属挤压机顺利投产。

他参与研制了国内首台40MN多向模锻液压机等的设计、研发、制造;国内第一台宽台面高精度的200MN换热器波纹板片成形液压机,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能生产超大型板翘式换热器的国家;他参与完成的国内首条40MN预应力钢丝缠绕多向模锻生产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

勇攀科研高峰,从无到有建立多向模锻工艺技术国家标准体系时,一本本厚厚的国外资料被他翻起了毛边,每个关键数据他都如数家珍,最终成功发布国家标准5项,引领行业突破了国外产品和技术双重壁垒。他主持研制的12000吨多向模锻生产线,坐落于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石化、军工、核电火电等领域,被专家评为“精密、高效、优质、节能”的锻造技术,所生产的典型锻件,填补了国内高端多向阀门领域的空白,为唐山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贡献。

李景生参建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等荣誉。获得河北省科技成果3项,中冶集团科技成果5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11项,主参编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中冶集团企业标准1项;研发的项目获国家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项;中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河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演奖银奖1项;获2023年度首届河北省建筑业企业工法大赛特等工法1项。

作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创新工作室”;他参与和主持多个工程项目及科研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经济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荣获唐山市第七批市管优秀专家;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专家荣誉称号。他始终扎根基层,躬身一线开展技术攻关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发项目获近百项专利成果,多项创新填补了行业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创建了唐山现代装备产业研究院,担任华北理工大学校外实践指导教师为唐山市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贡献力量。

超越自我,仰望明天。创新的道路没有终点,李景生不断踏上创新攻坚之路,在多向模锻领域,他带领研发团队完成平板闸阀、加氢阀、切断阀以及进口装置等锻件产品的研发生产,成功攻克了极端制造过程中面临的普遍共性技术难题,解决了高压管汇加工制造的卡脖子问题,为我国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重型装备制造行业提供了支撑。在铁路领域开展道岔岔芯锻件、铁路承载鞍等产品的研发,助力铁路系统第三次升级改造。他带领域研发团队开展铝模板研制技术的研究,并推广应用于综合管廊、河防洪排涝水利工程等多类民生工程。

“因为热爱这份事业,所以无论怎样付出,我无怨无悔。”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李景生守着一颗初心,二十年风雨兼程、求索创新,为国家科技发展技术创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