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上海自贸区一年收成好于预期
最大亮点是“负面清单”
“自贸试验区改革的最大亮点是负面清单,最大难点是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韩正说,负面清单意味着“法无禁止皆可为”,清单之外的投资领域,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决定。配合这一清单建立,政府必须改变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以审批为主、特别是以前置审批为主的政府管理模式。“我在政府工作多年,深切体会到,政府过去对企业的许多监管办法,在如今负面清单的制度之下,是不可用的,必须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和政府管理模式。”
目前,自贸区已建立起6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包括安全审查制度、反垄断审查制度、社会信用体系、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制度。韩正表示,这6项制度创新,是非常重大的突破。随着今后的发展,还会引申出很多新的制度。
“负面清单以外,自贸区还要建立权力清单。”韩正说,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重要的一点。权力清单制度是什么?就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负面清单还企业以投资自主权,权力清单规范政府权力。“这都是改革难点,但值得研究建立,也值得复制推广。”韩正表示。
创新金融制度监管模式
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改革,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韩正表示,国家“一行三会”目前出台了51条金融创新举措,紧紧围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交易、外汇管理制度创新等4个方面,基本形成“一线放开”和“二线严格管理”的宏观审慎的金融框架制度和监管模式。
他说,大家最关注两条:一是建立自由贸易账户的管理模式,这是体制创新。这个账户建立起防范风险的电子围栏,在这个账户里面,资金进出很方便。这个账户的建立,探索出了既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也是进一步放开,同时又能够很好地进行监管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跨境交易使用的重要制度创新。二是建立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模式,实施“分类别、有监管”的可兑换。“资本项下可兑换不等于资本项下完全自由兑换。”韩正说,要“分类别”,即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本项下开放,不是为金融而金融的开放;要“有监管”,指人民银行设定了一整套即时管理、24小时监控、非常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这些制度的建立为下一步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