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住房公积金改革政策解析 春天即将来临!

  •   
  
      笔者欣喜看到,2014年9月23日《人民网》“人民观察” 专栏第94期专发了《姓“公”还是姓“私” 住房公积金制度需重新定位》系列文章。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第一大报,作为中国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真实记录中国社会的每一滴变化,及时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及时交流各行各业信息,同时密切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客观准确报道国际时事消息。作为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这个专题的出笼,我看是经过精心准备和认真策划的,很有权威、很有力度,影响和作用巨大,意义深远。冥冥之中我仿佛看到了其背后的用心及其住房公积金制度命运的希望所在。

住房公积金改革
  该专栏,集中刊载了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公积金政策研究专家汪丽娜《公积金条例修改的难度在于部门利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应建立健全监管体制,保障公积金的资金安全》、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杰的《政府可尝试设立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加快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应推进住房公积金市场化运营》等五位学者的文稿和201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住房公积金既要姓“公”还要姓“住”》、2014年7月15日法制日报《住房公积金制度走出困境需重新定位》等两篇杂谈。同时,刊载了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员新闻网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七一社区>> 先锋论坛>> 社会观察”上的两个网友网评,一是2014年7月15日网友“庄妞”《应从管理机构自我革新做起》,二是2014年8月1 日网友“汶溪党建”《莫让公积金成为“自留地”》。这些专家学者和网友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分别阐述了有关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观点,本人认为还是比较客观的,部分观点是可行的。提出的举措有些是值得研究借鉴的。

相关推荐

企业推广